最近按月配资助手网,随着《住房租赁条例》实施,“房东税”正式进入监管视野,不少租客担心“税费最终会转嫁到租金上”。
但从政策设计、市场规律和实际案例来看,租房成本不会普遍大幅上涨,反而会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,普通租客和房东也有明确的应对方向。
先搞懂“房东税”到底收多少。
根据规定,个人出租住房的税费分三类:月租金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,超10万元部分按1.5%收;
房产税按租金4%征收(2023-2027年小规模纳税人可减半至2%);
个人所得税按租金10%收(可扣除已缴税费和修缮费)。
按月租金5000元算,房东一年税费约1500元,并非“天价负担”,政策核心是规范过去的税收“灰色地带”,而非单纯加税。
租房会不会变贵,关键看“供需谁说了算”。
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,比如北京国贸、上海陆家嘴,租房需求旺、房源紧,房东议价能力强,可能把部分税费转嫁给租客。
此前北京就有热门商圈房东以“缴税”为由涨租,幅度多在5%-8%,但受“租金年涨幅不超5%”的政策限制,涨租空间被锁死。
而在人口外流的三四线城市,比如部分县城,房源供大于求,房东若贸然涨租,房子很可能空置,只能自己承担税费——像长沙实施类似政策后,因市场竞争激烈,租金基本没波动。
政策还留了“缓冲垫”,避免租客被“收割”。
一方面,国家明确要求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得超过5%,部分城市对分租房源管控更严;
另一方面,各地在加速建保障性住房,比如广州海珠区的项目提供980套房源,银川金凤区项目提供352套,这些房源能分流市场需求,间接压制普通住宅租金上涨。
同时,租客还能独立备案租赁合同,不仅能保障子女入学等权益,还能防止房东随意涨租或克扣押金,违规房东最高会被罚款10万元。
从实际数据看,“租金普涨”更是站不住脚。
2025年上半年,全国35城租金中值为25.3元/平方米/月,北京虽以117.2元居首,但同比降了5.7%。
上海、杭州降幅更分别达8.1%、10%,35城里27城租金下降超2%。
这说明即便有房东税,市场供需仍是决定租金的核心,多数城市反而因房源增加,租金呈下行趋势。
对普通人来说,应对策略也很清晰:
租客可通过政府平台查本地租金指导价,遇到不合理涨租及时拒绝,同时主动备案合同保障权益;
房东与其纠结涨租,不如合规申报税费,通过加装家电、优化服务提升房源竞争力,反而能减少空置期。
总的来说,房东税不会让租房成本“跳涨”,更可能是“一线核心区温和涨、三四线趋稳或降”的分化格局。
长远看,这一政策能推动租赁市场从“混乱”走向“规范”,对租客和守规房东来说,反而能减少“黑中介”“乱涨租”等麻烦,是长期利好。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